第四十八章 帷幕落下?_食堂系统援助记
笔趣阁 > 食堂系统援助记 > 第四十八章 帷幕落下?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四十八章 帷幕落下?

  阎老西是很重视自己的产业的。他专门设置晋省机器局,开炉炼钢,制造枪炮,并开始卷烟、制化肥、铸货币。在他的关照下,晋省的工业产业欣欣向荣,养出了约摸5万的产业工人,甚至形成了一套职业教育体系。

  但是阎老西重视这些工厂的什么呢?

  他重视这些厂给自己带来的收益。枪炮弹药是军阀的本钱,肥田粉是能材的原料,私造的货币则可以让他和果脯为代表的中央势力争夺经济控制权,而各类轻工产品则可以给他带来源源不绝的收益。所以,当这些厂子因为原料断绝、成本上涨以及果脯干扰,变成负产出、负收益的时候,他便不再关注。

  历史上,自军阀大战之后的生产高峰过后,阎老西的工业便处在日薄西山的缓慢衰退之中,以弹药为例——其一日7万发步枪弹的生产能力相当“出色”,但是,一场忻口战役便打空了阎某所有的子弹、炮弹库存;因为推广的肥田粉,晋省拥有着相当出色的土地亩产,在此时甚至有着不错的粮食储量,连八路都能换到粮食——可是,很多工人却还是买不起足够养活一家人的口粮。

  可见,强大的“晋造工业”背后,是一个根基不实、库存不足乃至重视不够的虚弱躯干。

  那么,阎老西的真正财富是什么?

  不是那些二手的日本机床,不是那个老旧的“马丁平炉”,更不是那用皮带和蒸汽机驱动的中央动力式厂房,而是那五万多的产业工人群体。正是这群被忽视、被用完即弃、被拖欠工资饿肚子连家人都养不起,缺还在努力为了抗战而加班生产的工人们,撑起了晋造工业那点儿最后的颜面。

  历史上,在晋阳陷落前夕,老西还在镇压工人的讨薪运动,等到了晋阳陷落之时,他甚至找不到帮他拆除机械、摧毁工厂的人了。那么,这些工人老西你不打算要,八路便站了出来:这个麻烦,我们就“勉为其难”了。

  那么,老西会本着“我不想得到的,你们也别想要么?”

  不会,除去想着帮着自己领导“解决麻烦工人”的赵戴文副主席大手一挥,直接给八路批了条子外,负责陕省的孙树棠省长周围的共党已经可以摆流水席了,他的路条也很顺利地入了八路的手。同时,在八路的“上下打点”之下,沿途的国军还会帮着八路护送工人——毕竟,他们现在吃饭的问题,大约还得仰仗着这群红脑壳的友军。

  在晋省尚未沦陷的土地上,地方的牺盟会被组织起来,在晋阳-风陵一线搭建了诸多补给点和休息站,为沿途撤离的工人们提供水食,为一些生病的、受伤的提供休息处。一些积极的工人们被组织起来,接受了一定的训练,组成了后来相当出名的“工人团”,跟随着进入此地的129师,展开了他们的军旅生涯。

  在这几个月宝贵的空窗期内,根据后续统计,八路一共收容了两万余、近三万多工人,连带着他们的家人,共有将近十万人。这些宝贵的财富,为边区正在推进的工业化、惠农区正在建设的全新煤钢共同体注入了强劲的动力。

  就这样,八路拉着工人和物资,老西在前线扯着皮,日本在缓慢推进。到了1937年11月20号左右,日军终于爬出了表里河山的层叠峰峦,顺着晋省串联着的盆地,攻进了晋阳城。

  至此,晋阳保卫战落下帷幕。整个晋省战役,以日军攻占晋阳,击败国军,并且获取胜利为结果。与此同时,傅水利因为晋阳的失守,以及在无限制的扯皮中心生不满,以及对于八路的优异表现有所忌惮,最终脱离的晋军;阎老西则丢掉了自己最为珍视的诸多部队和势力范围,退回了克难坡,小心翼翼地保留着最后的一点儿底牌;101则进一步验证了果脯内战外战皆不行的现实,放弃了对其保留着的一丝幻想,跃入了华北的茫茫大地之中,开始造日军薄弱之处,开辟后续的抗日根据地。

  对于这种局面,主席指出:“在华北,以KMT为主体的正规战争已经结束,以共党为主体的游击战争进入主要地位。”中央军委调整了部署,决定以120师为主,开辟晋西北根据地;115师主力将向东跃进,去鲁省寻找新的机会;而第129师主力及第115师之第344旅将重新组合,开辟晋冀豫抗日根据地。至于新组建的165师一部,他们将在后续的东进中,替代原本历史上的115师职责,开辟晋察冀根据地。

  片面抗战已经不可取,全面抗战势在必行,而以八路武装为主的游击战争,将在这片华北大地上,以一种全新的面貌展开。在敌后的土地上,有日军,有伪军,有广大的、有待发动的群众,以及不怀好意的友军们。

  不过,并不是所有的国军都如此不堪的。

  在同蒲路周围尚未被日军侵占的土地上,一个不起眼的小村落里,当来自八路军情报部的情报员找上第十七师师长赵生龄的时候,他倒是不显得很意外。

  “说吧,贵军找我有什么事?”他非常无所谓地请情报员进入他的房间。第十七师因为听从了共党的建议,及时撤军并且避开了日军的锋芒,现在在同浦路沿线屯兵休整。

  “哦,我大约知道了,是在我军防区里那些又大又重的铁疙瘩,对吧?”

  经历了一段无聊的客套话,双方很快进入了正题。在阎老西最后的挣扎中,一些比较大的设备最终被拆除,沿着同蒲路一路南奔——但是,其中的大多,被押运的国军抛弃,或者因为征发的挑夫力工逃散,就这样丢在了铁路沿线。

  而这里,大多是赵生龄的防区。

  在情报员供应粮食,并施以一些金银攻势的情况下下,赵生龄很快同意了对于在自己辖区内开设“粮食救济点”和搞走一些设备的要求:这大约是一次很你情我愿的交易。

  不过,临走的时候他对着情报员这样说:

  “我赵某人,其实不想要你们的钱。如果是我自己,这些车床设备你们便拿了去,只要能够造出枪炮好好打鬼子,也是功德一件。与其放在这里吹风生锈,我觉得在你们的手里还更有用些。

  “只不过我手下还有这么一群弟兄,我说什么也得让他们能混口饭吃,为了他们,我也得伸这个手了。”然后,便是一声叹息。

  情报员看着赵生龄,点了点头:

  作者的话:因和谐原因,本坑部分地名人名将进行进一步的谜语化处理,还请诸位见谅。不过我会尽量让新的地名同原名有一定的联系。其中“肤施”为延州古称,“繁峙关”为平型关旧地图标称,特此说明。

  “那我就代表八路军,谢过赵师长了。”

  “等等!”赵生龄突然叫住了他,情报员一愣,转过头来看着这位突然“发难”的国军将领。

  “你要回肤施么?”

  “嗯,赵师长您这是?”

  “师里的事情让郁文旅长替我管一管,嗯……我也去,就劳烦同志,给我带个路吧。”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gai.cc。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gai.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