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我们是八路军_抗日:大将之路
笔趣阁 > 抗日:大将之路 > 第5章:我们是八路军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5章:我们是八路军

  马家村很久没有这么喜庆的日子了,被强征走的粮食又被八路军送了回来,而且一斤一两都不少。

  晌午交出去多少,晚上就领回来多少,不够的八路军给补上!

  楚雄做好了贴上几百斤粮食的心理准备的,但这个年代的老百姓就是实诚,没有人多报数。

  族长马四海是最后一个人领的,仅仅只是相差了几斗粮食。

  楚雄让人送几斗粮食过来补上。

  “楚连长,这使不得,你们帮老百姓追回钱粮已经是大恩大德了,怎么还能让你们八路军倒贴上几斗粮食!

  总共好几千斤粮食呢,损耗总是会有的。”

  马四海年轻的时候走南闯北,早期的北洋军、后来的中央军、晋绥军都是打过交道的,就没见过像八路军这样——不征粮,还倒贴粮的。

  这一批钱粮,就算八路军不给送过来也说的过去的,毕竟他们是从晋绥军溃兵手中缴获的钱粮。

  已经过了一手了,是人家八路军凭本事缴获的,凭甚还给你们?

  给是大恩义,不给也是本分,马家村的老少爷们也挑不了他们的理。

  楚雄还是坚持给补上了那几斗粮,八路军说话任何时候都不能食言。

  信任来自于对细节的坚持!

  “马族长,你就不用客气了,我们八路军有纪律,不拿群众一针一线!”

  楚雄说出了最经典的一句话。

  在马家村乡亲们的盛情邀请下,楚雄决定在马家村休整几日。

  他主要是想让几名重伤员好好养养伤,顺便将这几十名俘虏的溃兵收编一下。

  搞好群众关系的事就交给杨威了,这个是他的本行。

  像帮群众挑水、检修房屋,给大爷大娘送温暖等,八路军在老百姓中的口碑就是这么干出来的。

  楚雄暂时还没有找到适合建立根据地的地方

  马家村太开阔了,无遮无挡。鬼子一来扫荡根本守不住。

  得去山区才行!

  从小王庄出来后,七连先后扫灭了三支溃兵,俘虏150余人,得枪100多支,也积攒了不少粮食。其中捷克式轻机枪5挺,没有重机枪,还有十几支晋造汤姆逊冲锋枪。

  这些个溃兵很多连枪都扔了!

  溃兵大部分是晋绥军,中央军少,以士兵为主,军官只有4人。

  小王庄战斗已经结束十几天了,很多轻伤员已经恢复归队,现在就剩下十几名伤势重一点的还没有完全恢复

  让楚雄欣慰的是这些伤员都挺过来了,未来都会归队,七连102名老兵是他拉队伍的基石。

  在马家村,楚雄决定将俘虏的溃兵除了个别实在不适合当兵的剃除外,其他人全部补充进七连,他要按自己后世的经验整编部队了。

  每个班由10人扩编至13人,分成4个战斗小组,每个小组3人,1名小组长,2名组员。

  每个排6个班,加上排长、通信员正好80人。

  全连3个排加上8人的连部,总共248人,不再设专门的炊事班,每个排指定几名兼职炊事员就行。

  平时的口粮以炒面为主,方面携带和储存。是最适合运动战的后勤保障方式。

  作战的时候,每个人可以携带一个星期的口粮,基本可以满足一次中等规模的战斗需要了。

  武器配置如下

  一排全部是缴获的日械,装备4挺歪把子轻机枪,3具掷弹筒,其他每人一支三八式步枪。

  二排、三排每个排3挺捷克式轻机枪,其他全部是步枪和少量手枪。

  那十几支冲锋枪楚雄不打算分下去,他留着有大用。

  弹药还算充足,日械每人平均有60多发,国械每人30多发,另外手榴弹和手雷每人不到3颗。

  勉强够打一次小规模的战斗。

  部队编组完成后,楚雄并没有急着去找鬼子的麻烦,只是派出去一个班侦察鬼子的动静。

  他打算找机会搞一下鬼子的运输队,弄一些弹药。

  楚雄打算引进一种菱形战术,是倒三角战术的一种升级版。

  学过数学的都知道,一个菱形对角线切开就是两个三角形。

  菱形是最具变化的形状,又是最稳定的形状,转化成步兵班组战术,让班组战术更具有变化性。

  每个班13人,一个小组突前,左右各一个小组,另一个小组托后,班长居于中间指挥。

  如果前面三个小组有人员伤亡,托后的小组成员可以作为替补补上去,最后演变成三角战术。组和组之间相隔5到10米,人和人之间相隔3到5米,进攻中一个班可以拉开80到150米的正面。

  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少敌人火炮和机枪火力的杀伤。

  楚雄将这套战术作为七连进攻战术中的首选,要求每个人都必须严格训练,熟练掌握。

  光这一套战术,七连在马家村就训练了一个星期。

  这一个星期,七连跟马家村的老乡们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大部分的老乡都把八路军当成了自己的队伍。

  村里的后生仔就有十几人参加了八路,这个时代的老百姓还是十分淳朴的,投之以桃,绝对会报之以李。

  派出去侦查的那个班传回了好消息,他们发现了鬼子的一条后勤运输线。

  “马村长,我们有任务要离开马家村了,你们一定要记得对谁都不要说我们来过这里,鬼子睚眦必报,知道了会找马家村报复的。”

  七连离开的时候,楚雄再三交代马村长,鬼子的尿性他太了解了。

  当七连离开的时候,马家村的乡亲们将自己平时舍不得起的大枣、鸡蛋、窝窝头、贴饼子使劲地往战士们的怀里塞,拦都拦不住。

  一向内心强大的楚雄也忍不住流下了几滴热泪,兵民才是胜利之本!

  军民鱼水情,这份感情来之不易,七连一定要用生命去守护。

  “同志们,我们先收下老乡的深情厚情谊,等以后我们打鬼子时再回报老乡!”

  楚雄接过一个带着余温的贴饼子深深地藏在了自己的怀里,这个贴饼子自己要拿无数鬼子的脑袋来换!

  “同志们,打鬼子去!”

  ……

  七连离开马家村后,昼伏夜出,在第二天凌晨前终于赶到了鬼子的补给线附近。

  “连长,我们观察过了,这条公路上每隔一天都会有一队运送补给的车队经过,押运的兵力不会超过一个小队……”

  当连主力到达后,担负侦查任务的五班长严浩宇向楚雄报告了侦查到的敌情。

  “浩宇,根据你这段时间的实地侦查,你认为哪个地方最适合打鬼子的伏击?”

  “刘家洼!”

  “走,我们一起去看看!”

  楚雄决定带上几个排长去实地看看。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qia.cc。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qia.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