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第 91 章_在大秦帝国教书的日子
笔趣阁 > 在大秦帝国教书的日子 > 第91章 第 91 章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91章 第 91 章

  打发了张苍他们,顾衍拿着算筹在桌上拨弄着。

  灯火昏黄,寒风猎猎。窗外是风雪世界,屋内是沉默之境,唯有顾衍一人端坐堂前时不时改变算筹的位置。因为顾衍身体时常虚弱,药石无用,所以每到冬日有他在的屋内都生着温暖的炭盆,脚下的地龙也早早就燃起了。嬴政还嫌不够,命人将玻璃也装在顾衍常去的一些地方的窗户上。

  此时的玻璃制造虽然颇有进展,可强度也不足以支撑整块窗户,所以装玻璃的窗子都是雕花的款式,在镂空处安装颜色不一的玻璃。按照此时的习惯,譬如兽面纹、蟠龙纹、蟠虺纹都是流行的窗户雕花。

  穿廊上也点着灯,在寒风中灯火飘摇,映着窗户上明显带着神秘色彩的花纹,和狰狞兽面的目光投注在顾衍身前的案几上,然后又被他按在手底,毫不在意的揉碎在掌心。代表神明鬼怪的图案就这样被叛逆的无神论者羞辱,但温和沉默的青年却在摆弄用来占卜的算筹(1)。

  他无视来自祖先的注视,无视鬼怪的凝望,无视神明的戏弄。

  却为了万民,躬身自己从不相信的命理。

  顶着寒风来拜访顾衍的韩非抱着自己写好的律法条文冲进屋内才呼出一口寒气,今年的寒潮来得汹涌,就是去过北地燕国的他也觉得实在太冷。

  顾衍听到声音放下手中的算筹起身去接廷尉平。

  两人坐定后韩非瞥见顾衍案上摆放独特的算筹,笑着说,“丞相在为百姓卜、卜算?”他很少见顾衍用算术的工具,也见过顾衍高超的心算能力,再加上算筹的位置,一眼就能看出顾衍在算什么。

  顾衍随手拨弄了一下算筹,将它们原本的位置打乱重组笑着说,“闲来无事罢了。”

  “不、不知结果如何?”楚国人信鬼神,又有祭祀卜算的家学,在这方面要比中原人更擅长。韩非虽然不是什么坚定的鬼神信奉者,也有些好奇顾衍的结果。

  “大善。”

  顾衍眯着眼睛扫了眼算筹,他的到来改变了这个时空的历史进程,在嬴政重生而来后他记忆里的那些事件更是毫无参考价值,但宇宙并不会因为他们的改变而改变,所以明年中旬会有天外之物造访地球。

  他需要安排一下,彻底稳定被占领地的民心。

  韩非有些疑惑的回想了一下刚刚的算筹位置,他怎么觉得是凶兆?但顾衍笃定的样子又让他觉得是自己看错了。他摇摇头,可能是灯光昏暗他看错了。

  “令尹。”王翦一身戎装闯进昌文君的屋子里,他一手扶剑一手抹了把脸,难掩兴奋的说,“昌平君与项梁有动作了。”昌文君来到楚地给昌平君做丞相后就按楚地的风俗将自己的官职改为令尹,王翦这样叫他表示尊敬,但对已经叛变的昌平君就没那么客气了。

  他和昌文君放任项梁和昌平君接触,暗中监视两者的动向,但他们一直没露出马脚。如今秦地遭遇寒潮,又是多地开战,前些日子他还写信给顾丞相让他将新一批粮草晚些送过来,营造了一种秦国已经无法支持这么庞大开销的假象,然后又派李信带兵长驱直入楚国腹地攻城,让陈郢看上去无兵可守。

  果不其然,像缩头乌龟一样观察了快两年的项梁也终于忍不住试探了起来。

  昌文君眯着眼睛笑道,“看来明年便是破楚之时。”他虽是熊氏,但生长于秦,深受秦恩,对楚国并没有多少情感,这话说得没有任何心理负担。

  王翦想起王上给他的密令,巴蜀地区已经在整合兵马,出关自西入楚,也笑了起来,“到时候......”他两只手比了个两面包夹的手势然后说,“要不了三月楚地皆为秦土。”

  陈郢的另一边,自立为楚王的熊启的宫殿灯火通明。熊启看完来自城外的信后就将其扔进火盆里烧掉,项燕建议他找借口派王翦带兵离开陈郢,然后软禁令尹昌文君,迎他进城再封锁李信的退路,定会让李信所带的三十万秦兵葬身大泽,破秦攻楚之计。信上还附有伪造的李信军败,向陈郢求援的军报。

  项燕毕竟对秦国君臣不够了解,可熊启是在秦国长大的啊!他总觉得这个计划看似缜密,但总有什么没考虑到的。

  想起离开咸阳时,丞相顾衍的脸他总有些心虚。

  可如今已经是剑在矢上,不得不发的状态,也容不得他左思右想。熊启深吸一口气,让左右侍从写王令给王翦,命其不日便发兵驰援李信。

  半个月后,在陈郢周围驻扎的五万军队开拔,前往‘驰援’前方攻打旧楚国的李信。

  昌文君思忖着自己同族的想法,在王翦带兵离开后就开始给嬴政写信。大致意思就是,虽然来的时候的计划是让熊启以考烈王之子的名义讨伐血统不明的楚王,这样可以让秦国攻楚在道义上站住脚,但是计划赶不上变换,熊启现在叛变了,他不得已改变策略,希望王上海涵。同时,最近送来的粮草可能会被项燕截胡,所以顾丞相还是少送点吧。

  当这封来自昌文君的信被快马加鞭的送到秦宫后,顾衍皱着眉头对嬴政说,“昌文君恐怕如今已经深陷囹圄,王上不派人去救?”他担心项燕会杀了昌文君。

  嬴政摇摇头,“表叔既然没有向寡人求援,那么楚地的情况一定还在他和王翦将军的控制下,寡人不会无端猜疑远在外的臣子。”即使这种猜疑是为了臣子好,嬴政也不会放任自己这么做。因为怀疑的种子一旦种下,就再也无法根除了。今日他担心臣子的安危,明日是不是就有可能担心臣子临阵倒戈呢?

  顾衍理解的点点头,也不再说什么。

  嬴政需要做的是对所有臣子抱有信心,用身为王上的气魄感染臣下,而他的工作就是不让他这种信任打水漂,保证臣子们的身心安全。

  “算算时间,狄道侯应该已经引兵入楚了吧?”顾衍想了想,“王翦将军应该是自有计划。”他只需要想办法把军粮送到王翦和李信的部队就行了。

  刚刚忙完寒潮冻灾又要投入军粮供应的汪洋大海里,顾衍却不显丝毫疲惫。嬴政更是眼神熠熠,他看着自己的老师笑着说,“如今看来,不出三年秦将一统天下,先生可有何感想?”

  顾衍正低头撰写公文,头也不抬的说,“只要百姓安居乐业,臣便别无所求,要何感想?”华夏民族能再次成为一体当然令人高兴,但这也代表着顾衍必须面对三千多万人的吃穿问题,嬴政只需要考虑国家大方向就行,而他可是要带着手底下的人一步一个脚印干出来。

  他根本没有空去考虑什么感想。

  “先生不似少年时有朝气了。”嬴政摇摇头嘲笑道。

  顾衍听到他这么说,终于抬头反唇相讥道,“王上也不似年少时有活力了。”

  说完两个人哈哈笑了起来,就像是回到了那年在咸阳城郊一起读书时的日子。这笑声回荡在整个大殿里,绕梁而上似是穿透时空连接着两人肆意的少年时代。

  果然不出嬴政所料,楚国前线不断传来好消息,只是写军报的人从昌文君改成了王翦和李瑶。当时李瑶和李冰在咸阳同时接受太医的检查,结果是李冰感染了蜀地的瘴气而且积劳成疾,需要静养,于是一心为国征战的李郡守就这样被嬴政扣在咸阳养病,让他的儿子暂代他的工作。

  无聊的李冰在顾衍的建议下开始写书,将自己多年督建水利的经验编纂成册用来教更多的水利人才。

  而顾衍将他安排在靠近临潼的地方,这里有地热形成的温泉,最适合人养老养病了,就是人烟稀少了些。本来李冰以为到他病愈这里都只有自己一个人的时候,顾衍带着车队来了。

  “丞相,这是......”接到通知,李冰在里门口等着顾衍,见到他下车后连忙迎上去。刚刚他远远的就看到车队了,只是和普通的车队不同,顾衍并没有带着大量的马车来,整个车队虽然人数不少,还有军队护送,但事实上只有两架马车罢了。

  其余的人都是骑马或者步行,而且很多都是士子打扮。

  顾衍先摆摆手示意李冰不用行礼,然后恭敬的走到他后面的那辆车旁朗声道,“君子可还安好?临潼已到,还请君子下车。”声音大到李冰怀疑顾衍是担心车里的人听不见。

  一个苍老的声音从车架里传来,“丞相不必如此,某还没有耳聋。”然后才咳嗽两声在一旁一个青衣士子的搀扶下缓慢下车,他一身楚国的衣袍,但未和楚人一样编发盘头,反而似中原人一样束发带冠,看上去有古稀之年。

  李冰在脑子里飞快过了一下,脸上露出震惊的表情连忙快步走到老者身前行礼道,“蜀郡李冰,见过先生。”不论他是否信奉儒家之学,面对当世大儒该有的礼数还是要有的。

  老者挣脱自己学生搀扶的手,刻板的对李冰回礼,他的自我介绍也印证了李冰的猜测,“老夫荀氏名况,不才被学生们尊一声荀卿。”然后又向李冰介绍了一下跟着自己的学生们。

  顾衍等众人互相见礼后,才引人进入临潼里中。

  说实话,当他接到武关发来的信件时他也是震惊的。怎么也没想到,昌文君竟然在被幽禁前还将受战乱影响,在兰陵山里隐居受他庇佑的荀子送了出来。:,,.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gai.cc。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gai.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